万家团圆的春节,坚守在医疗工作一线的儿科医务人员用责任与担当默默为患儿筑起一道健康防线,守护生命健康。

春节期间,包头市第四医院(包头市儿童医院)综合儿科收治了一名危重症患儿,该患儿因口周外伤出血来院就诊,医生查看血常规结果时发现患儿血红蛋白值为50g/L,已出现重度贫血,情况紧迫需立即收治入院。
主管医生张艳兵进一步查体后,结合病史分析患儿少量出血却发生重度贫血,考虑失血性贫血可能性低,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此类严重疾病可能性,应引起高度重视。张医生迅速做出判断,立即安排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感染四项等检查,采血后叮嘱护士持续压迫采血部位,防止局部皮下出血。
入院两小时后,患儿凝血功能回报APTT明显延长,医生当即考虑诊断血友病,在与家属沟通患儿病情危重情况后,立即联系输血科,为患儿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并向家属建议给与VIII因子实验性治疗同时完善凝血因子活性检查。

此后两天治疗中医生为患儿输注血制品补充凝血因子,同时纠正贫血,患儿精神逐渐好转。在与家属反复沟通后,家属终于认可完善凝血因子活性检查,愿意由医生给与患儿重组VIII输注,患儿凝血功能明显改善。后续凝血因子回报,VIII活性显著减低,患儿被诊断为重度血友病A。
在患儿住院期间,因年龄小,加上贫血给护理穿刺增加了难度,每次穿刺都由护士长和经验丰富的护士耐心寻找合适的穿刺部位,尽量保护患儿血管,避免穿刺失败给患儿带来痛苦及穿刺处出血。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与关怀,患儿病情逐渐稳定,没有新发出血。家长对医护人员工作十分认可,特地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血友病是血液系统疾病中的急危重症。本例患儿入院时张艳兵医生即考虑诊断,有效避免患儿出血进行性加重,入院两小时凝血结果回报即大概明确方向给与治疗,早期识别快速用药是使患儿脱离生命危险的关键,同时在治疗中护理团队积极努力配合,检验方面积极外送检查及时回报,输血科全面配合紧急调配血制品,药剂科联系治疗用药。这一案例的成功体现了包头市第四医院(包头市儿童医院)在面对血液相关急危重症救治的专业优势,成功实践验证了包头市第四医院(包头市儿童医院)综合儿科构建的"黄金6小时"救治模型(1小时识别-2小时确诊-3小时干预)在改善血友病急症预后中的显著临床价值,为患儿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机,标志着包头市第四医院(包头市儿童医院)在血友病救治领域取得了崭新突破,也为医院后续同类病例提供了可借鉴的高效救治方案。
撰稿:刘 娜